首先是客源导向。商务客人在酒店总的客源结构中应当占有绝对主导的份额,这是将商务酒店和非商务酒店区分开的一个基本标准。客源结构的形成离不开酒店经营者的策略的主动引导,比如通过赋予酒店相应的品牌内涵和品牌联想,加上价格和产品策略的配合。
其次是产品导向。酒店的地理位置、建筑装饰风格、设施设备、服务项目以及员工服务能力应根据商务客人的消费需求特征加以配置的集成。比如商务酒店的商务设施要齐备,如传真、复印、语言信箱视听设备等;酒店还要提供各种先进的会议设施便于客人召开会议;客房里的设施设备也要符合他们需求,便于办公,如打印机、网络接口等。
第三是价格定位。商务酒店的价格要高于同类型的酒店。一般商务旅客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大,但在住宿、通讯、宴请、交通方面较为讲究,注重酒店的环境和氛围。商务酒店为了满足客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上,不论是在酒店设施设备的配备上还是提供服务的质量上都要比一般的酒店要高,所以商务酒店的价格也自然要高于同级别的其它类型的酒店。
第四是地理位置。商务酒店的地理位置要具有优越性。一般是交通便利,临近商务密集区(如CBD),便于参加各种商务活动和会议,能接触到一些潜在的商务合作对象;周围知名的特色餐厅林立,利于宴请宾客;离休闲中心近,有利于商务客人办公结束后的休闲活动。同样,由于商务客人需要在短时期内完成各种商务活动,地理位置不优越,无异于浪费时间。
第五是品牌,即要在消费者市场中具有品牌。品牌一方面可以节省商务客人的搜寻成本,一旦住过一家某品牌的酒店,客人也就能够熟悉任何地方的这一品牌的酒店。同时,酒店间可以共享客户档案,可以对商务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